一、爱岗敬业
于老师是学生眼中公认的“认真的好老师”。她备课极为认真,总是精心挑选教学材料,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常常为一个知识点的讲解能让学生弄通弄懂而花费大半天的心思和时间翻阅各类资料,费尽周折。课堂教授内容也非常丰富,涉及面广,总是融语言知识、文化艺术、价值观念引领、方法技巧为一体,很受学生欢迎。于老师每一节课都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好教学过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既发展能力,又提高素养。
于老师对她的教学工作时时刻刻惦念。她常常把平常阅读、看电视、上网、看电影、参加活动等生活中的材料,或者方法,灵活应用在课堂中。有一次,于老师在阅读谢天振教授讲翻译的文章《无奈的失落--<迷失在东京>片名的误译与误释》时,文中讲到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中女主人公米兰达的台词“Brave New World”。教材中有篇文章“Brave New Worlds”,篇名是借用作家阿尔多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20世纪30年代的一部小说的名字,小说名是赫胥黎从米兰达的台词转化而来。于老师查找资料,阅读米兰达人物分析以及赫胥黎小说背景等有关知识后,讲解这一篇名的深刻涵义,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主题,认识到大学生活既丰富多彩,又充满各种诱惑,懈怠散漫就会荒废这一美好时光。有篇课文的故事叙述时间较复杂,于老师备课时想不到好方法处理。正巧那天她去妹妹家看到上幼儿园的小外甥学画简笔画,一下想到叙述故事可以使用简笔画的方法。回来后她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用简笔画根据事件发生顺序画出来。学生很有兴趣,三四幅图,配以英语讲解,效果很好。思政教育是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于老师备课时设计教学活动,尽量做到润物细无声。有篇文章“Finding home”,学完课文,她展示苏东坡词《定风波》的英语译文,引导学生猜出这首宋词,并讨论对“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一起朗读这篇词,学生在朗读的同时,能体会苏轼悠闲从容、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诗词意境的浸润中,不知不觉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超脱的胸襟和精神追求,对于学生们现在离家求学或者以后人生中去外地工作对于“家”有正确的认识。基于“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于老师努力拓展教学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课外研究,如阅读本专业的一篇英语学术小论文做PPT讲解,或者阅读一首英文诗开展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二、关爱学生
师生真诚的感情交流是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于艳芳老师在自己读大学时记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话,“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从教几十年来,于老师谨记这一教育原则,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理解学生,真诚交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们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于老师总是热心提供最大帮助。年轻人思维鲜活,老师只有跟上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学生们的认可和信任。师生间平等真诚的感情交流,才能创造出最佳课堂氛围,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严谨治学
教学之余,于艳芳阅读专业书籍和期刊,听讲座,学习理论知识,努力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2014-2015学年,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访学期间,她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利用大学丰富的学术资源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于老师的专业是翻译理论与实践,除了选学中、西方翻译理论以及文学翻译、电影翻译等翻译实践课程外,还选学了英国诗歌、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课程。此外因为翻译涉及众多领域,她还选学了美学、唐诗研究、西方文艺理论、晚清五四文学研究等中文课程。因为中国经典著作中哲理丰富,她又选学庄子、中国古代哲学专题等哲学课程,现代翻译理论如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文化学派翻译理论等偏重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较多,她选学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专题,更全面地理解翻译理论知识。这些课程于老师都做了大量课堂笔记,不仅记录知识,还有老师们讲课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每门课程需要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有些课程需要做课堂APP展示,所以课业较重,于老师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都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学习,如饥似渴,访学期间从来没有趁此机会去附近景点旅游。回到学校,于老师把所学知识充分融会贯通到课堂上和教科研研究上,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学术思维深度。
四、服务社会
于老师对社会服务工作格外热心。2015—2016学年和2018—2019学年,她和同事们一起参加山东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学科教学技能培训项目,利用周末培训农村小学初中英语教师。2018年11月,于艳芳老师受邀分别为菏泽一中高一学生和晨曦中学初三学生义务讲解英语学习方法。两次讲座均受到师生好评。在晨曦中学的讲座,还得到牡丹晚报记者报道。她和同事们多次参加文明劝导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等。2022年暑假期间,以菏泽市外语服务志愿者身份,她和同事在菏泽劲嘉集团综合部门进行英语翻译服务工作。
于老师常说,自己受国家培养多年,同事们帮助其成长,学生们的爱促使其不断进取,心怀感恩,自己做了本职工作的分内之事。她表示,今后会继续牢牢坚守好“三尺讲台”,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使命,为祖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