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这个暑假,外国语学院积极组织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同学们走进基层、深入家乡,在服务社会中锤炼本领。本期风采展示,让我们一同走近安琪和刘轩两位同学,聆听他们在实践中的成长与感悟。




姓名:安琪
班级:2024级跨境电子商务二班
实践岗位: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铺集镇人民政府
实践内容:暑期托管班,中小学生暑期托管看护,开设特色课程。
实践心得:暑假期间,我参与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来到胶州市铺集镇政府实习。主要负责中小学生的暑期托管看护,并为他们开设特色课程的讲解。起初我以为只是负责看小孩,没有什么难处,实则不然,我需要在孩子们发生争吵时耐心的调节等诸多我从未经历过的事情。最初遇到这些事会慌,但后来发现,处理意外的过程也是孩子学习规则的过程。从最初面对20多个孩子的手忙脚乱,到现在能叫出每位孩子的姓名,摸清他们的小脾气,并且还会带给我欢乐。这段实习经历,让我意识到:托管班不只是“看孩子”,更是一个小型的成长场——孩子在其中学习规则、表达自我,而我们在其中学会倾听、懂得包容。每一个孩子的笑容和进步,都是这份工作最珍贵的回报。


姓名:刘轩
班级:2024级英语师范一班
实践岗位: 聊城市东昌府区韩集镇人民政府党建办公室宣传部岗位
实践内容:材料报送,表格填写、参与活动筹划等工作
实践心得: 暑假期间,我参与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来到东昌府区韩集镇人民政府实习。主要负责材料报送,表格填写、参与活动筹划、视频剪辑、活动跟拍等工作。通过本次实践,我学会了很多技能,包括视频剪辑的技能、社交技能以及安排和处理各项事务的技能。同时,在本次实践中还开展了“小粉笔”公益课堂,在这里我和孩子们度过一些令人难忘的时光。在这次实践中,我看到了家乡发展的最新蓝图。从特色农业的提质升级,到乡村文旅的创新探索,从民生服务的精细布局到青年创业的政策扶持,每一个规划都与家乡的肌理紧密相连,每一次机遇都藏着“让家乡更好”的答案。希望未来我可以为家乡的发展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也希望我的家乡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