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逐光,成长有声
外国语学院肖玲
实习学校:牡丹区庞王中学
一、听课评课:推开教学新窗
初入实习学校,听课评课是我触摸教学脉络的起点。踏入经验丰富的教师课堂,像打开一扇扇窗,看到不同的教学风景。有的老师擅长用生动案例串联知识点,让晦涩内容变得鲜活;有的老师把控课堂节奏精准,学生注意力始终紧紧跟随。我还从老师们身上学到,巧妙运用提问技巧能激发学生深度思考,比如在讲解课文时,通过递进式提问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内涵;灵活利用多媒体工具,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直观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此外,观察老师们对课堂突发状况的从容应对,我明白了教学机智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课后及时与学生沟通反馈,是优化教学方法的关键一步。这些宝贵的经验,都在为我未来的教学实践积累着养分。
评课环节,更是思维碰撞的盛宴。前辈们从教学目标达成、课堂互动效果,到板书设计细节,逐一细致剖析。我曾因课堂活动设计单一被指出不足,也因关注学生差异收获肯定。这些交流,让我明白教学不只是知识输出,更要全局把控课堂,为后续教学筑牢根基,助力我在教学路上稳步前行。



二、课后答疑:在英语解惑中收获双向成长
教学时,最动人的瞬间,是学生拿着英语题主动来找我。每次看到他们眼里的求知欲,我都格外珍惜。讲“一般过去时”,会结合“My summer holiday”话题,带着梳理动词变形;遇到 “形容词比较级”难题,就用 “taller/shorter” 描述身边事物举例。
当学生听完讲解,恍然大悟地说“哦,老师我懂了”,接着流畅解出题目,那股子兴奋劲儿能感染我好久。看着他们从“不敢问”到“主动问”,从“错题多”到“进步大”,教学成就感在心底疯狂生长。这一场场主动的提问与解答,是我和学生的双向奔赴,让我深知教育的美好,就藏在这一次次知识传递与成长见证里。


三、手作礼物:支教路上的温暖馈赠
实习日子里,收到学生亲手做的纸花,那一刻,惊喜与感动瞬间涌上心头。看着用作业本纸折成的绿玫瑰,还有 “肖老师一路绿灯” 的祝福,眼眶忍不住发热。它让我知道,课堂上的倾囊相授、课后的耐心答疑,都被学生记在心里,化作这朵永不凋谢的纸花。原来教育的意义,就是这样双向奔赴——我点亮知识的灯,他们以真心为礼,照亮我实习支教的旅程,让这段经历满是温暖与力量。

四、节日歌声:与教师前辈的温暖同行
三八妇女节那天,在教室里和老师们共度节日。我鼓起勇气上台唱歌,起初紧张得声音发颤,是台下老师鼓励的掌声,让我慢慢放松。活动里,看着老师们分享教学故事,吃着桌上大家带来的水果零食,格外温馨。想起实习这段日子,从初来乍到的手足无措,到每次遇到难题,老师们都会耐心给我支招,教我怎么把控课堂、和学生沟通。这歌声里,藏着我对老师们的感谢,也映照着这段相互扶持、温暖同行的实习时光,让我在异乡的教学路上,有了最坚实的依靠。

实习支教的这段日子,是与学生并肩成长的珍贵旅程,更是自我教育认知不断丰盈的过程。初上讲台时,望着学生们求知的眼神,紧张得连声音都带着颤意;而现在,已能用趣味互动串起知识点,让课堂满是欢笑声与思考声。从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懵懂未知支教逐光,成长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