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菏泽学院外国语学院网站!
外国语学院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国际交流 >> 正文

外国语学院“语界沙龙”首秀:以英语为媒,探服饰文化

2025年09月21日 10:39  点击:[]

9月19日下午,外籍教师、国际学生、外国语学院师生及全校的英语爱好者在7号教学楼102会议室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语界沙龙”的正式启动。这个由外国语学院发起、脱胎于传统“英语角”的校级社团,从“角”到“界”,不仅是空间的拓展,更是打破语言壁垒、搭建文化桥梁的全新尝试。

首期“语界沙龙”活动吸引了来自全校多个专业学生、留学生及外籍教师的热情参与。活动开幕式上,外国语学院院长李莉、副院长刘静分别致辞,鼓励学生丢掉胆怯、大胆开口,以语言为舟,主动讲好中国故事,勇做跨文化交流的“使者”;同时寄语留学生同学,积极融入中国、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交流中学习、在沟通中成长,真正实现中外文化的交融与共生。

活动在一场轻松愉快的英语词汇小游戏中拉开序幕,迅速点燃了现场气氛,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者们在欢声笑语中打破了陌生感。

随后,沙龙进入核心环节——中西方服饰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我院学生代表登台,生动介绍了汉、唐、宋、清四个朝代的传统服饰演变,并展示了中国部分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服饰,让在场观众领略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时代变迁。作为回应,来自摩洛哥、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的留学生同学也热情分享了各自家乡的传统服饰,从摩洛哥的飘逸长袍到巴基斯坦的精美刺绣,再到孟加拉国的特色纱丽,每一件服饰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记忆与民族风情。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不仅直观地看到了对方的服饰特色,更在深入的交流中理解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审美观念,真正实现了“以衣为媒,以言会友”的交际目的。

为让文化体验更加立体,活动特别邀请了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同学进行专业展示。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同学带来了他们亲手设计的马面裙与汉服,其中一位留学生深受启发,也带来了自己设计的汉服作品,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同学则展示了精美的传统戏曲服装,并热情地指导留学生试穿,手把手教授他们戏曲的经典身姿与舞袖动作,让留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这些生动的互动环节,不仅让参与者直观对比了“霓裳羽衣”的东方意蕴与西方礼服的典雅风格,更在语言与服饰美学的碰撞中,解码了服饰背后的文化基因与时代叙事,极大地加强了中西方文化的深度交融。

整场活动持续了近2个小时。活动现场的热烈氛围从开场持续至尾声,会议室始终充满着欢声笑语与思想碰撞的活力。无论是留学生用生动案例讲述本国服饰习俗时,全场专注倾听的神情,还是外籍教师发起“词汇挑战”,大家争相举手、踊跃参与的热闹场景,亦或是爱好者们围绕“汉服”展开的讨论,观点交锋间不时迸发的阵阵掌声,都让现场热度居高不下。即便临近活动结束,仍有不少留学生围绕在交流小组中,意犹未尽地分享自己的喜悦、交换联系方式,不愿错过这场难得的语言文化盛宴,这份热情也让整场活动的感染力愈发浓厚。

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传统英语角侧重日常口语练习不同,“语界沙龙”将语言学习提升至文化探究层面,让我们在交流中深化了对不同文明的理解,体验更为深刻。”

“语界沙龙”是外国语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着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能力。首期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后续开展多语种、多主题的系列沙龙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将持续通过此类活动,搭建高水平的跨文化交流平台,努力营造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


关闭

Copyright  版权所有:菏泽学院外国语学院  设计制作:刘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