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下午,“青蓝沙龙”第二十八讲在外语楼212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期沙龙由英语第一教研室青年教师孙梦阳主讲,主题为“教师教育振兴视阈下英语师范生培养的困境和出路”。外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孙梦阳首先阐述了题目的拟定依据,即“三个向度”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教育的重要论述指明新时代师范教育的办学方向,《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蕴涵“外语类专业”专业特色化的发展指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力促教师教育全面提升的评价导向。“三个向度”统一于外语教师教育的师范特色突显,即“教师教育性”。基于此,报告提出英语师范生培养应放在教师教育振兴大背景下思考探索,理清当前制约英语师范生培养成效的障碍困境,创设使英语师范生充分达到“一践行三学会”毕业要求的育人新生态。
接着,对英语师范生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问题一,教育主体角色意识模糊,责权不清。报告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呈现了英语教师教育主体的某些培养观念,引发大家的批判性思考,进而指出高校英语教师、中小学教学实践指导教师等教育主体部分培养角色的缺失。问题二,英语师范生培养的课程体系不完善,无法突显英语教师教育的师范特色。报告以数据形式呈现出高校师范类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指出课程现状无法满足职前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需要。问题三,师范生教育实践缺乏系统化设计,不能做到全员育师、全程育师、全方位育师。“师范生教育实践依然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查摆问题后,报告指出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即师范类英语专业的办学标准尚未突显“教师教育”的特有属性:尚未有统一的本科师范类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尚未有统一的本科英语师范教育课程标准;师范类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导向不足。
然后,提出解决困境的探索性思路。一是,教育主体角色清晰化。孙梦阳分析了英语师范生的三重任务,指出其中“学习如何有效地教中小学生学英语”是“教师教育性”的根本体现,据此提出英语教师教育主体应承担四重角色:“英语学科知识传授者”“英语学科教学示范者”“中小学英语教学指导者”“教师专业发展引路人”,尤其指出后两种角色是英语教师教育者的“内核”。二是,课程体系优化与创新。报告指出教师教育类课程是“教师教育性”的直接体现,要重视英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并阐述了如何在非教师教育类课程中挖掘和体现“育师”元素。三是,教育实践体系建构和完善。在报告中,孙梦阳呈现了多所师范类院校教育实践体系建构的有益探索,如全程贯穿的“一轴两翼”模式、增加校内实践环节的“三导师制”、实验性的卓越英语教师班设置等,提出教育实践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工程,需要多主体参与合作,多阶段支撑架构,多项目设计实施,多制度管理保障,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效益。
最后,孙梦阳指出,在教师教育振兴的背景下,英语师范生培养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突显教师教育特色和优势,助力英语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报告结束后,孙梦阳和参与教师展开广泛交流,对本期主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讨论,在其他相关方面也做了有益探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