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17日,外国语学院品牌活动“语界沙龙”第三期在外语楼圆满举行。本期主题为“缤纷节日 传统习俗——用外语讲述节日故事”,活动按语种分为日语区、德语区和英语区,众多菏院学子、外籍教师与留学生欢聚一堂,通过节日习俗介绍与自由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营造出一场轻松而深入的跨文化“节日”对话,让不同背景的参与者在交流中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
日语区:光影为桥,共赴跨文化语言之约




在日语区,“各国电影中的节日文化表达”成为核心议题。日语爱好者们围绕中日韩、欧美等不同国家的经典电影展开分享,从影片中的日语台词语境、翻译技巧,到不同语言在剧情里的情感传递与文化隐喻,大家结合具体影片片段细致剖析,深入探讨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联。
现场交流既关注日本电影展现的本土节日文化特质,也延伸对比了不同国家电影在价值观念、社会习俗、思维方式上的差异。通过解读电影中的跨文化细节,爱好者们在观点碰撞中深化了对日语应用的理解,更在多元文化探讨中拓宽了视野,让跨文化交流在光影与语言的融合中自然延伸。
德语区:以节庆为纽带,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




在德语区活动中,德语爱好者们有的用德语介绍中国春节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的习俗,展现团圆文化;有的通过展示德国圣诞树图片,讲解德国人装饰圣诞树、平安夜交换礼物及家庭团聚的传统。分享交流过程中,指导老师针对参与者的德语发音、语法问题进行纠正,并讲解德语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运用技巧,助力学习者深化对语言与文化关联的理解。
在讨论环节,大家围绕“节日习俗背后的文化差异”展开深入探讨。从饮食、庆祝方式、价值观念等维度进行对比。通过交流,参与者拓宽了国际视野,对中德文化的认知更加全面。
英语区:“节日为媒 习俗为桥”,用英语讲述节日故事






英语区的活动在主持人轻松的节日知识问答中拉开序幕,迅速点燃了现场气氛。主题交流环节中,多位中国学生作为主讲人,结合精心制作的PPT,用流畅的英语担任起中国节日文化的“讲解员”和“宣传员”。他们的内容聚焦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不仅系统介绍了节日习俗与传说,更深入阐释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为在场观众进行了一次生动的中华节日文化导览。
紧随其后的自由交流将活动推向新的高潮。国际学生和外籍教师通过口头描述、图片和视频展示的方式,分享各自家乡的独特节日及习俗,异国节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被生动勾勒出来,与中国节日文化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与呼应。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再次体现了“语界沙龙”作为多语种跨文化交流平台的重要价值。活动参与者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自身外语口语表达能力,还通过与留学生和外籍教师的直接交流,增进了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更坚定了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的信念。外国语学院将继续通过这一品牌活动,创新形式与内容,为营造开放、包容、国际化的校园文化氛围持续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