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暑假,外国语学院以“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为青年学子搭建起一座连接校园与社会的桥梁。学院鼓励同学们走进家乡的街巷社区、深入基层一线,在实践中汲取成长养分,在服务中锤炼综合素质,真正实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标。本期风采展示,我们将目光投向李群和满家彤两位同学,听他们讲述在实践中的蜕变与收获。


姓名:李群
班级:2024级英语师范二班
实践岗位: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东城名郡社区志愿者
实践内容:监督辅导社区托管孩子,协助社区文体活动
实践心得:
暑假期间,我报名参与了青鸟计划“返家乡”社会实践,来到历城区郭店街道东城名郡社区志愿实习。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监督托管孩子们的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每当看到他们埋头认真学习的一个个身影,我总会感到十分的欣慰,同时也感受到了自我的价值与意义。与孩子们相处,让我更加懂得耐心与责任心的重要性。当然,这次志愿实践也提升了我的沟通能力与组织能力,让我的大学生活和社会实践经历更加充实。未来,我将会继续关注社区志愿事业,用行动传递更多的温暖与知识,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姓名:满家彤
班级:2024级跨境电子商务二班
实践岗位:市委社会工作部(府林社区)
实践内容:参与新就业子女暑期托管服务
实践心得:暑假期间,我参与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来到市委社会工作部(府林社区)实习。主要负责参与新就业子女的暑期托管服务,原以为只是简单陪伴,实际却需投入诸多精力与爱心。从设计趣味课程,到组织互动活动,再到关注每个孩子的情绪与需求,每一步都要兼顾知识传递与情感关怀。课程里的手工制作,活动中的团队游戏,稍有疏漏便可能让孩子失去参与热情。在社区工作者的耐心引导下,我逐渐掌握与孩子们沟通交流的技巧,还学会结合孩子特点调整托管内容。这段实践经历,让我跳出书本知识,真切触摸到基层社区服务的温度,理解社会工作部在关爱新就业群体、守护下一代成长中的重要职能。更重要的是,看着孩子们从陌生拘谨到开朗投入,我对家乡社区的责任担当愈发强烈,明白自己的努力能成为新就业家庭坚实后盾,未来愿持续为社区温暖传递、家乡和谐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