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创新教育改革,培育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4月23日下午,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简称"三创赛")菏泽学院校赛在7号教学楼102室成功举办。本次赛事由外国语学院与商学院联合承办,旨在通过实战化竞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展现学科建设成果,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
专业评审团多维赋能,严把赛事质量关

赛事特邀跨境电商专业指导教师鲍莹、吴爽爽、杨国珍、马炜娜、尹琴及商学院专家共七人组成评审团,从项目创新性、商业逻辑、路演表现及计划书完整性四大维度进行综合评分,既检验了参赛项目的实践价值,也为学生提供了优化方向。
创新项目亮点纷呈,聚焦社会热点破题

数据驱动传统产业升级:2022级商务英语专业王冰帆立足大数据分析赛道,深度解析东阿阿胶行业发展瓶颈,提出"精准营销+文化赋能"双轨策略,为老字号品牌注入数字化新动能。
有机食品的诗意探索:2024级跨境电商专业毕垠泽以红薯为切入点,通过田野调查与数据分析,揭示有机食品市场潜力,更以原创诗歌"缕缕红薯香,萦绕儿时旁。国人健康路,有机食品长"升华主题,赢得全场掌声。
小城“菇”事:2024级跨境电商专业参赛选手胡彦岐聚焦家乡特色产业,打造"小蘑菇,大发展"项目,通过电商营销与品牌建设双管齐下,探索出一条"产学研销一体化"的助农新路径。
多元业态跨界融合,地域特色绽放新机






牡丹籽油竞品突围与市场破圈:项目团队深入分析高端食用油市场竞品(如橄榄油、亚麻籽油),提炼牡丹籽油"高营养价值+菏泽地域IP"的双重优势,提出差异化定位策略。通过联名健康品牌、打造"牡丹文化体验馆"等举措,推动产品从区域性特产向全国健康消费市场突破,实现"小而美"到"大众化"的转型。
巨野工笔画数字出海:依托传统工笔画技艺,项目组搭建跨境电商平台,推动非遗文化IP化,让"中国风"艺术走向全球市场。
泡泡玛特联名创意营销:学生团队借鉴潮玩品牌运营逻辑,设计主题盲盒,探索"国潮+IP"的年轻化营销路径,吸引Z世代消费群体。
智能农耕农具革新:聚焦农业现代化,项目提出物联网农具租赁方案,通过智能监测与共享经济,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汉服产业生态构建:从设计、生产到文化推广,团队整合汉服产业链资源,打造"线上社群+线下体验"双驱动模式,推动国风文化破圈传播。
传统粉皮焕发新生:项目组聚焦地方特色食品粉皮,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开发低脂高纤健康配方,结合国潮包装设计与短视频营销,打造"老味道·新食尚"品牌。通过线上直播带货与线下体验工坊联动,推动传统粉皮从地域小吃升级为网红爆款,助力乡村食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以赛促教强根基,学科建设谱新篇
本次赛事紧扣社会经济发展脉搏,引导学生从真实场景中挖掘问题、整合资源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充分展现了我院"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教学理念。参赛项目的多样性与实践性,不仅彰显了商务英语学科"专业+跨界"的培养特色,更为深化课程改革、推动产学研融合提供了鲜活案例。
最终经过激烈角逐,评委现场打分及专家盲审,4月27日,各赛道产生奖项结果:商务数据大分析特等奖1队,一等奖5队,二等奖3队;乡村振兴一等奖1队,二等奖1队;创新创意奖若干。
未来,我院将持续优化竞赛机制,搭建更广阔的创新实践平台,助力学生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